试管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试管知识 >
爱之晶:人体胚胎的归属·案例引出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2-07-25 17:17:27

二、人体胚胎的归属

代孕胚胎的归属与处分问题也是一个极为棘手的理论难题。以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为例,一个区的生殖中心,目前储存的胚胎就已达到2万枚之多。5000多名存放冷冻胚胎的夫妇中就有1000多人逾期未交费,其中还包括封存了10年的胚胎。对于生殖中心来说,如若保留,将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如若放弃,则可能陷人纠纷。在广东、江苏等省的生殖中心,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每年数万枚的冷冻胚胎被遗忘,这些胚胎就变成了由医院“全权代理”,医院每年要为这些无主或被遗忘的胚胎支付保存费。过去,由于这类问题并不为人们所关注,所以未能在法学理论界得到探讨。但2014年发生在中国的“无锡冷冻胚胎案”则将这一问题摆到了司法者面前,而该案也成为2014年最具影响的十大案件之一。

(一)案例引出的问题

2013年,宜兴一对双独年轻夫妻不幸发生车祸身亡,由于未曾生育,小两口生前在南京鼓楼医院做试管婴儿时留下的冷冻胚胎,就成了双方父母唯一的希望。为了争夺冷冻胚胎,双方老人最终对簿公堂,并追加拒绝交出胚胎的医院为第三人。2014年5月21日,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对这起备受关注的争夺冷冻胚胎处置权引发的继承纠纷案作出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施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受精胚胎为具有发展为生命的潜能,含有未来生命特征的特殊之物,不能像一般之物一样任意转让或继承,故其不能成为继承的标的,故驳回原告沈某某、邵某某(男方父母)的诉讼请求。该案一经初审判决,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4年9月17日,该案在无锡市人民法院二审落槌,法院认为沈某某、邵某某和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刘某某、胡某某求获得涉案胚胎的监管权和处置权合情、合理,且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故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将存放于南京鼓楼医院的4枚冷冻胚胎由上诉人沈某某、邵某某和被上诉人刘某某、胡某某共同监管和处置。二审判决更是引发了全国围的大讨论。继“杭州卖肾基地案”、“广东八胞胎事件”之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所引生的情理与法理的纠结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谁可以对胚胎主张权利,胚胎应如何处理?成为伦理学界乃至法学界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实际上,涉及冷冻胚胎处理的案件尽管在中国国内尚属首例,但在全球范围内却已算不上是太新的案例。在美国、大等发涉及胚理有关当事人权利的案例。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澳大利亚的雷奥斯(Rios)案就是其中之一。雷奥斯夫妇因飞机失事遇难,留有2个冷冻胚胎和800万美元遗产,由于两人生前未对胚胎的处理留有指示,因而在如何处置2个冷冻胚胎以及两个胚胎有没有接受死去夫妇遗产的权利等问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巨大争议。最终,澳大利亚当局在经过几个月的争执后,于1984年年底同意破坏两个“已成遗孤”的胚胎。

而同样是在20世纪的美国则发生过著名的戴维斯(Davis)案。美国田纳西州的路易斯·戴维斯和玛丽·戴维斯于1980年结婚,由于发生宫外孕而被切除右侧输卵管的玛丽无法自然生育,因此,在医生帮助下,玛丽与路易斯于1988年12月冷冻了7枚受精卵(准胚胎),以备夫妻今后施行人类辅助生殖之用。但不料两个月后,即1989年2月,路易斯向玛丽提出离婚,于是发生了?枚冷冻准胚胎的归属及处理问题。初审法院的判决认为,人类的生命始于受孕,因而被冷冻保存的实际上是试管里的小孩,其监护权属于玛丽。路易斯对此判决不服,提出上诉。高等法院于1990年推翻初审法院的判决,将准胎胚判给玛丽和路易斯共同管理,承认路易斯有拒绝成为父亲的权利。但玛丽对此不服,再提出上诉。田纳西州最高法院于1992年6月做出判决。判决认为,准胎胚既不是人,也不是物,但参照美国生育协会的伦理指导方针,应当把他们看作一种过渡的类型,作为潜在的人类生命予以尊重。以此为基点,法院承认路易斯和玛丽对他们享有准财产权性的决定权;他们未来的命运如何,取决于路易斯和玛丽行使生育权的结果,而此等权利又属于他们个人私生活权。如果他们两人的意见无法一致,只能用权衡双方负担的方式解决争议,即谁的负担大就对准胚胎处置享有相对较大的决定权。最终,法院认为丈夫路易斯的负担(被迫成为这7个胚胎的父亲)大于妻子玛丽的负担(最初主张使用胚胎生育,后转变为申请将之捐献);换言之,路易斯的生育自决权优先于玛丽对胚胎的处置权,于是田纳西州最高法院判决医院将胎胚交给路易斯处置。玛丽不服,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诉,但后者拒绝审理。

显然,从以上案件以及中国的“冷冻胚胎案”来看,对于胚胎性质的定位直接决定着司法者对于胚胎的处理及其归属权的判定。从法理上来说,法律所维系的是最低限度的伦理道德,而生命法则应当是生命伦理道德底线的法律化。在此意义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领域所遭遇的法律问题不仅是生命法律问题,更是生命伦理问题。对冷冻胚胎地位及其归属权的探索,应当追溯到生命伦理学的层面中。